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精馏】精馏塔日常控制接地气的几个要点 不收藏亏大了

发布时间:2024-05-22 15:40:50 人气:352

一、日常控制要点


1、板上气液接触状态


塔板上气液两相的接触状态是决定板上两相流流体力学及传质和传热规律的重要因素。当液体流量一定时,随着气速的增加,可以出现四种不同的接触状态。

2、气液接触状态


泡沫接触状态和喷射状态均是优良的塔板接触状态。因喷射接触状态的气速高于泡沫接触状态,故喷射接触状态有较大的生产能力,但喷射状态液沫夹带较多,若控制不好,会破坏传质过程,所以多数塔均控制在泡沫接触状态下工作。


3、板式塔不正常操作现象


塔内气体两相的非理想流动包括漏液、液泛和液沫夹带等,是使塔板效率降低甚至使操作无法进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尽量避免这些异常操作现象的出现。


► 漏液


在正常操作的塔板上,液体横向流过塔板,然后经降液管流下。当气体通过塔板的速度较小时,气体通过升气孔道的动压不足以阻止板上液体经孔道流下时,便会出现漏液现象。


漏液的发生导致气液的两相在塔板上的接触时间减少,塔板效率下降,严重时会使塔板不能积液而无法正常操作。


通常,为保证塔的正常操作,漏液量应不大于液体流量的10%。漏液量达到10%的气体速度称为漏液速度,它是板式塔操作气速的下限。


造成漏液的主要原因是气速太小和板面上液面落差所引起的气流分布不均匀。在塔板液体入口处,液层较厚,往往出现漏液,为此常在塔板液体入口处留出一条不开孔的区域,称为安定区。


► 液沫夹带


上升气流穿过塔板上液层时,必然将部分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气体夹带着这些液滴在板间的空间上升,如液滴来不及沉降分离,则将随气体进入上层塔板,这种现象称为液沫夹带。


液滴的生成虽然可增大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传质和传热,但过量的液沫夹带常造成液相在塔板间的返混,进而导致板效率严重下降。为维持正常操作,需将液沫夹带限制在一定范围,一般允许的液沫夹带量为<0.1kg(液)/ kg(气)。


影响液沫夹带量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是空塔气速和塔板间距。空塔气速减小及塔板间距增大,可使液沫夹带量减小。


► 液泛(淹塔)


塔板正常操作时,在板上维持一定厚度的液层,以和气体进行接触传质。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液体充满塔板之间的空间,使塔的正常操作受到破坏,这种现象称为液泛。


当塔板上液体流量很大,上升气体的速度很高时,液体被气体夹带到上一层塔板上的量剧增,使塔板间充满气液混合物,*终使整个塔内都充满液体,这种由于液沫夹带量过大引起的液泛称为夹带液泛。


当降液管内液体不能顺利向**动时,管内液体必然积累,致使管内液位增高而越过溢流堰顶部,两板间液体相连,塔板产生积液,并依次上升,*终导致塔内充满液体,这种由于降液管内充满液体而引起的液泛称为降液管液泛。


液泛的形成与气液两相的流量相关。对一定的液体流量,气速过大会形成液泛;反之,对一定的气体流量,液量过大也可能发生液泛。液泛时的气速称为泛点气速,正常操作气速应控制在泛点气速之下。


影响液泛的因素除气液流量外,还与塔板的结构,特别是塔板间距等参数有关,设计中采用较大的板间距,可提高泛点气速。


4、填料塔性能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填料层的持液量、填料层的压降、液泛、填料表面的润湿及返混等。


► 填料层的持液量


填料层的持液量是指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在单位体积填料层内所积存的液体体积,以(m3液体)/(m3填料)表示。持液量可分为静持液量Hs、动持液量Ho和总持液量Ht。静持液量是指当填料被充分润湿后,停止气液两相进料,并经排液至无滴液流出时存留于填料层中的液体量,其取决于填料和流体的特性,与气液负荷无关。


► 填料层的压降


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从塔顶喷淋下来的液体,依靠重力在填料表面成膜状向**动,上升气体与下降液膜的摩擦阻力形成了填料层的压降。填料层压降与液体喷淋量及气速有关,在一定的气速下,液体喷淋量越大,压降越大;在一定的液体喷淋量下,气速越大,压降也越大。


► 液泛


在泛点气速下,持液量的增多使液相由分散相变为连续相,而气相则由连续相变为分散相,此时气体呈气泡形式通过液层,气流出现脉动,液体被大量带出塔顶,塔的操作极不稳定,甚至会被破坏,此种情况称为淹塔或液泛。影响液泛的因素很多,如填料的特性、流体的物性及操作的液气比等。填料特性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填料因子上。填料因子F值越小,越不易发生液泛现象。


操作的液气比愈大,则在一定气速下液体喷淋量愈大,填料层的持液量增加而空隙率减小,故泛点气速愈小。


► 液体喷淋密度和填料表面的润湿


填料塔中气液两相间的传质主要是在填料表面流动的液膜上进行的。要形成液膜,填料表面必须被液体充分润湿,而填料表面的润湿状况取决于塔内的液体喷淋密度及填料材质的表面润湿性能。


液体喷淋密度是指单位塔截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喷淋的液体体积,以U表示,单位为m3/(m2·h)。为保证填料层的充分润湿,必须保证液体喷淋密度大于某一极限值,该极限值称为*小喷淋密度,以Umin表示。


 返混


在填料塔内,气液两相的逆流并不呈理想的活塞流状态,而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返混。造成返混现象的原因很多,如:填料层内的气液分布不均;气体和液体在填料层内的沟流;液体喷淋密度过大时所造成的气体局部向下运动;塔内气液的湍流脉动使气液微团停留时间不一致等。填料塔内流体的返混使得传质平均推动力变小,传质效率降低。


因此,按理想的活塞流设计的填料层高度,因返混的影响需适当加高,以保证预期的分离效果。


5、影响精馏操作的工艺因素


► 塔釜温度


在操作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塔釜温度,则使塔内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减少,同时并使上升蒸汽的速度增大,有利于提高传质效率。


如果由塔顶得到产品,则塔釜排出难挥发物中,易挥发组分减少,可减少工艺损失;如果塔釜排出物为产品,则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但塔顶排出的易挥发组分中夹带的难挥发组分增多,从而增大工艺损失。因此在提高温度时,既要考虑到产品质量,又要考虑到工艺损失。


在平稳操作过程中,釜温突然升高,来不及调节相应的压力和塔釜温度时,必然导致塔釜液被蒸空,压力升高。这时重组分(难挥发组分)易被蒸到塔顶,使塔顶产品不合格。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推发该文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文章仅供参考和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若出现内容错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